商务中心
贸易知识
最新贸易信息
题目 如何应对欧债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冲击
最近美国参议院通过的汇率法案可能引发新一轮中美贸易战争,这让投资者忧心忡忡,此时又逢欧洲债务问题捆绑世界经济,中国对外贸易在此压力下步履艰难。

  由于欧洲国家的过度消费以及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后续影响,欧债问题近两年逐步恶化,由之前的流动性危机转变成债务危机。

  中国外贸经受考验

  欧盟、美国、日本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与出口伙伴,中国2009年对欧元区的出口占到了总额的20%左右,欧盟各成员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均大幅增长,不过占各国之贸易总额比例各不相同。欧债问题沉重打击了投资者对欧元区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导致欧元持续贬值,直接降低了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同时,欧洲各国为了应对危机,各成员国纷纷采取财政紧缩措施,削减财政赤字占GDP比重,缩小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来减少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意图通过贸易保护来刺激国内经济,提振本土生产与就业形势。

  由于欧洲银行业互相持有主权债务的特殊性,如果发生债务违约,将使欧洲银行业坏账飙升,欧洲银行发行的公司债券也将受到牵连,环环相扣使得危机成倍放大,最终影响实体经济并扩散至欧洲的各个角落。如果美国最终通过针对人民币的制裁法案,则中国的钢铁、纺织等低利润传统行业将受到冲击。每次全球发生金融危机或贸易摩擦,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都会受到牵连,如今欧美经济与债务形势的恶化对于中国贸易的负面影响正逐渐显现。根据海关总署最新贸易数据,9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达3248亿美元,增长18.9%。其中,出口1696亿美元,增长17.1%;进口1551亿美元,增长20.9%;当月贸易顺差145亿美元。进出口增速的回落是显而易见的,贸易顺差继续收窄显示出内外需的疲弱。根据中国9月份PMI新出口订单指数,虽然出现了季节性回升,但仍大幅低于历史平均水平,而且进料加工贸易增速出现了大幅下滑,暗示四季度出口压力或将加重。根据目前欧美消费现状来看,发达国家在四季度可能再次出现2007/2008年度的萧条景象。由此分析,中国出口贸易出现大幅反弹的希望不大,中国外贸在这个冬天将经受考验。

  中国外贸出路在何方

  中国对外贸易在人民币升值、欧美经济危机的多重压力下面临诸多困难,中国的贸易结构、相关政策、市场竞争力都需要改善,以面对挑战。

  第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升出口产品结构。

  国际贸易促进了全球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国家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中国在劳动密集型方面具有成本优势,出口商品结构主要集中在纺织品和机械制品两大类。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10年我国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为1.47%,低于工业企业平均利润水平;2011年前两个月,出口利润率进一步下降到1.44%。欧美在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优势,然而如美国在进口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却对国内企业向中国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设置各种障碍,在限制中国比较优势发挥的同时加剧了两国间贸易摩擦的可能。因此,通过提升中国产品的技术水平、产品附加值和核心价值,不断改造传统产业,限制高耗能产业出口,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

  第二,实现贸易对象多元化,积极拓展发展中国家潜力。

  在目前的贸易结构下,欧美经济不景气与贸易保护措施将随时对中国外贸形成冲击。其实,通过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实现贸易对象的多元化与合理分配,则可以更好地帮助中国企业规避此类风险。

  第三,积极扩大内需以抵御外部风险。

  在经历了多年较为粗放的出口导向型经济进程后,中国综合实力与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在如今世界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扩大消费为主的内需,减小经济对于外贸的依存度,以此缓解外需下降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就显得至关重要。此外,鼓励消费、降低过高的储蓄水平等措施将有助于减小贸易缺口,削减贸易顺差,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第四,提高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共遭受国外贸易救济调查602起,合计金额389.8亿美元。虽然其中有些贸易摩擦因经济基础与体制的差异不可避免,但有些贸易与技术壁垒原本是可以解决的,只不过我国过去对于贸易规则的制定和解读技术较粗糙,才导致了这种结果。因此,加强对相关法律的技术性研究、提高政策和规则的解读能力非常必要,只有这样才能在将来的国际贸易博弈中获得优势。

  以上建议与“十二五”规划提倡的调整经济结构、鼓励发展新兴产业与促进内需的主旨是相辅相成的。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深入,中国未来将在激烈的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动,实现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良好发展。
 撰写人 : EC21  日期 : 2011-10-20
目录